首页 >> 动态

今天,我们仍需要纸质图书

2023-08-22 11:07:07来源:东方烟草报


(相关资料图)

就在不久前,受京津冀地区特大暴雨影响,多家出版机构位于河北涿州的图书库房遭受影响,损失惨重。有部分网友提出,一直以来,相对于电子书,纸质书的存储、运输成本过高,本次库房被淹可以让出版企业们重新思考,是否该将发展重点继续放在纸质书上。

关于纸质书与电子书的比较,不是近来才出现的话题。随着我国数字阅读市场优质内容供给持续扩大,多种盈利模式齐头并进,2022年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已达亿人,同比增长%,其中19-45岁的主力用户占比%。

虽然电子书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纸质书仍具有其不可替代性。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的成年国民仍然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本,高于人均电子书阅读量本的数据,这表明,纸质图书仍是大多数读者的心头好。

纸质书拥有独特的质感,可以赋予读者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使阅读更具“仪式感”。每一本图书的出版都凝聚着图书作者和编辑的心血,他们根据文章的内容、篇幅、结构构思图文关系、呈现方式,设计专有的开本、挑选适合的纸张。当读者拿到一本纸质书进行阅读时,通过打开、翻阅一系列的动作,能够与图书产生“亲密接触”,从而拥有更好的互动与交流感。

正是这种“亲密接触”,使纸质书更能营造文化的物理空间,形成比电子书更能融入生活的比较优势。豆瓣“买书如山倒 读书如抽丝”小组中,聚集了60多万名爱买书的豆友;在“晒书房”的话题下,很多网友晒出自己家书房的照片,不管是顶天书柜,还是桌角一隅,都是与书为伴生活方式的表达。

此外,在图书出版领域,大部分电子图书的发行都会滞后于纸质书。据《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此前对33家出版单位数字出版负责人的访问数据,仅有7家出版单位有过将部分图书品种进行纸电同步发行的尝试,其余26家出版单位均采用电子图书滞后发行的方式,且以滞后三个月发行者居多。“能第一时间阅读一本好书”的需求,对于读者来说也是选择纸质书的一大因素。

无论是阅读者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还是爱书人对纸质书不变的情感,其实都不难看出,这个时代中,纸质书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尽管光芒不复从前,我们仍可以看到实体书产业的一些积极尝试,不管是“书店+”,还是文创用品的推出,又或者出版业下沉。我们需要做的,是给纸质书多一些的时间与信心。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