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在电影院里戴上偏振眼镜可以看3D电影。那么,我的工作就是给卫星戴上‘偏振立体眼镜’,让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大气、陆地、海洋,看清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要素和影响因子。”来自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的李正强这样介绍自己的科研内容。
“我之所以能够从事这项激动人心的工作,其实也源于我作出的人生几次重大选择。”李正强告诉我们,初识偏振卫星,源于20多年前他的导师前瞻性判断: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给卫星戴上“偏振立体眼镜”将发挥重要作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时,李正强学习的专业方向与此相关,导师鼓励他去国外深造。但是,也有人建议他不要研究遥感应用,而是研究更容易出成果的农业信息。他研究生涯的第一个重大抉择出现了:是学习农业信息?还是遥感应用?
“虽然,当时的我对遥感应用还没有‘来电’,但想到学习它能够进一步了解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偏振卫星,最终我选择了学习遥感应用。”李正强表示,现在看来,这段遥感应用的学习经历,为他奠定了未来从事偏振卫星遥感研究的扎实基础。
就这样,李正强系统学习遥感应用并持续不断地研究偏振卫星,取得了不少进展。直到2009年夏天,第二个重要选择的到来:是留在国外工作?还是回国从零开始展开全新研究?
李正强告诉我们,那时候,我国还没有偏振卫星遥感研究基础。设计什么样的卫星?实现哪些应用目标?开展什么样的试验等等都有待回答。机缘巧合,当时的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来到李正强所在的城市开会,异国他乡,从二人彻夜长谈中,李正强了解到国家发展偏振卫星的迫切需求和决心,这正好与他长期的想法不谋而合。
因此,32岁的李正强又一次作出重大选择,当即决定回国工作。当年,他在中科院遥感所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究室工作,协助所里开展偏振卫星立项工作。
时间到了2017年,在国际偏振观测进展研讨会上,50多位国外偏振领域权威专家参观了李正强所工作的卫星实验室。“因为次年,我们的高分五号(GF-5)偏振卫星就要发射了,相关技术也基本都已成熟。”美国荣耀号偏振卫星的首席科学家听了GF-5号的介绍后感慨,外国人在偏振卫星上做到的,中国人也已经做到了!
厚积薄发。2018年5月9日,我国GF-5号卫星搭载中国第一代偏振载荷发射成功,实现了气溶胶和云微观参数监测反演的突破;2021年9月7日和2022年4月16日,我国GF5-02卫星和DQ-1卫星分别搭载新一代偏振交火传感器,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如今,李正强依然选择“战斗”在科研一线。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为了准确评估世界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情况,提高我国碳排放量评估的主动权,发展全球覆盖、快速监测的碳卫星迅速成为新的国家重大需求。”李正强表示,根据测算,碳盘点需要的精度是1ppm,这相当于要求测量大气中百万分之一变化的超高精度,偏振卫星遥感是达到这一精度的关键。
“经历了这些之后,我最大的感悟是,以国家需求为准则,面临人生重大关头才能正确作出抉择。”李正强说。
现在,我国已陆续发射7颗偏振卫星进入太空轨道,初步实现了给卫星戴上“偏振立体眼镜”的目标,它为更立体地俯瞰并勘察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双智慧的眼睛。
中国气溶胶技术创新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李小文遥感科学青年奖……李正强也在这一路上收获满满。然而,他最为自豪的不是这些奖项,而是自己做对了选择。“对我个人而言,我非常荣幸能够通过自己的每一次选择,融入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浪潮之中,在空天信息遥感领域开展自己的研究,为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作出贡献。”
责编:曹思洋审核:徐晓敬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