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结构性行情下,医药医疗主题类指数产品整体呈现“越跌越买”的现象,整体来看,两市与医药、医疗相关的29只ETF产品年内合计份额增长389.85亿份,合计吸金222.33亿元,其中多只头部ETF基金份额、基金规模接连创出历史新高。
4月中旬以来,板块再度进入阶段性调整区间,资金“逆行而上”态度依旧坚定。截至上周五(5月12日)收盘,中证医疗指数周线4连阴,跟踪指数的顶流医疗ETF(512170)当日获资金净申购逾3.2亿元,为连续第8日资金净流入,近8日累计吸金逾16亿元。至此,医疗ETF(512170)基金规模高达221.78亿元。
(相关资料图)
作为目前两市唯一基金规模超200亿元的医药医疗主题ETF,医疗ETF(512170)年初以来份额变化具有代表性——截至5月12日年内份额新增145.39亿份,增幅超42%,最新基金份额高达487.87亿份,再录历史新高!
板块行情向左,资金布局却“步履不停”,是否意味着医疗反转可期?
就板块投资逻辑及后市观点,医疗ETF(512170)基金经理胡洁表示,医疗是一个长坡厚雪赛道品种,因为人口老龄化的加速、14亿人口的医疗健康刚需,是驱动医疗行业长期高景气度的坚实底层逻辑。当前医疗板块在历史估值底部区域,中证医疗指数位于近8年以来的1%估值分位数左右,且相关政策或出现向好趋势,因此可以在左侧积极布局,并保有耐心,长期配置享受医疗行业长期发展的红利。
展望二季度,即将落地的IVD发光集采、OK镜集采、北京电生理集采,预计会对器械领域的国产品牌份额提升有进一步推动作用,同时基于集采规则从去年四季度起明显有边际缓和的趋势,我们预计降幅不过会大,对相关板块及上市公司利好偏多,未来能兑现以量换价的逻辑。
中信建投证券在最新行业研报《下半年我们看好什么》中表示,下半年医疗行业的重要看点是医疗终端需求持续修复。2023年2月以来,我国医院诊疗量逐步恢复,上市公司一季报也反映出终端恢复态势良好。预计在低基数效应下,23Q2-Q4我国医院诊疗量同比增速将有较好恢复。下半年看好:1)处方药:技术驱动,创新升级;政策触底,传统转型;2)医疗器械:围绕院端复苏、政策出清及格局变化,精选结构机会;3)医疗服务:看好眼科及严肃医疗等细分赛道。
国联证券最新行业周报表示,关注医疗复苏与政策利好带来的中长期机会。行业当前仍处于估值和基金持仓的低位水平,我们认为医药医疗具有相对刚需属性,创新和消费是主旋律。我们看好眼科、口腔等消费医疗将持续快速恢复,看好成长性高、经营状况良好的医疗器械。
上海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二季度投资策略》表示,2023年二季度,维持医药生物行业“增持”评级。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医药生物行业估值在平衡过程持续22个月(从2021年7月1日至今,区间最大跌幅达到40%),2022年10月份以来行业反弹可看做本轮调整的末端和新周期起点的更替阶段。截至5月5日,A股SW医药生物行业中位估值PE27.13倍(TTM),处于2010年1月以来的估值最低点,行业反弹有望持续。
资料显示,医疗ETF(512170)跟踪的中证医疗指数成份股全面覆盖了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领域的细分龙头,其中医疗器械直接受益于后疫情时代医疗新基建,权重近4成;同时覆盖8只CXO龙头概念股。医疗服务概念则直接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消费升级和医美等时代大趋势,具备长期国民级需求增长和高成长双重特性。
【医疗ETF(512170)标的指数前十大成份股一览】
风险提示:医疗ETF被动跟踪中证医疗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4.10.31。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来源:金融界资讯
责任编辑:
关键词: